欢迎来到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现在时间是: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新闻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农网】弘扬耕读文化 培育乡村和美“三风”

来源: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编辑:王秋实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6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无容置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乡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厚植着农耕文化和乡土文明。耕读文化建立在我国农业社会基础上,倡导一边耕作生产满足生存需要和一边读书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我国主流文化,并衍生出启慧开智、教化万民、规范伦理和培育人才等功能。它既是一种流传千年的优良传统,又是一种充满智慧的传家理念,也是一种备受认可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挖掘、传承、创造和发展。

传承耕读传统,为文明乡风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农立国,重视教化,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边耕边读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形成了诸多风俗习惯。其中大部分是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的良俗,亦不可避免形成了少部分含有文化糟粕的不良风俗。建设文明乡风,一方面要坚持传承和发展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的良俗,另一方面也要坚决抵制和摒弃含有文化糟粕的不良风俗。在耕读传统影响下,我们形成了“崇文重教”“朝耕暮读”和“晴耕雨读”等优良风俗传统。挖掘和传承耕读传统,让农民养成在完成劳动生产之外能够自主读书学习,主动了解科学知识和国家政策,积极掌握先进生产方式和生产技能的好习惯,营造力耕不欺、勤读不辍的好风气,提高村民对先进知识和国家政策的接受程度,更有利于开展乡村科普、政策宣传和移风易俗。因此,传承勤劳肯干、勤学苦读的耕读传统对于提升村民科学素养、培育文明乡风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

践行耕读理念,为良好家风塑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耕读成为我国古代传统家庭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和传家理念,民间产生大量诸如“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等家训。耕读传家的本质是一种希望后代能够以耕立命、以读立德,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向上向善、成才成贤的家庭教育和优良家风。家风连着民风,民风连着乡风,乡风连着国风,家风正,则民风淳,进而乡风文明、国风泱泱。弘扬耕读传家风尚,加强农村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让家家户户都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争做书香家庭,同时弥补乡村教育相对落后和农村家庭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关注度低的不足。弘扬“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耕读传家风尚,能够从思想上助力解决农村扶智问题,从行动上助力解决农村青少年辍学困境,对培育农村良好家风,发挥家教育人功效,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模范引领作用。

倡导耕读精神,为淳朴民风铸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古人认为耕作可以事稼穑、丰五谷,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以立高德。人在边耕边读的生活中,可以自觉养成孝悌为本、克勤克俭、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等高尚品徳。除此之外,耕读生活以村社为地理空间,以宗法氏族为单元结构,以儒家伦理为核心,通过“耕”来满足以宗族为基本构成的人群共同体的生存所需; 通过“读”来实现以儒家伦理为内容的“礼制”,具有维护乡土性社会秩序的功能。在农村推广耕读生活,一方面让村民在边耕边读的过程中感悟耕读生活所蕴含的高尚情操,另一方面让村民在耕读生活的熏陶下自觉提升道德素养,是解决当下社会存在好逸恶劳、饱食终日等不良风气的新理路。在此基础上,耕读生活让村民更加懂情理、明事理,讲道理,规范伦理价值,激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和遵循科学合规合理的村规民约,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对培育淳朴民风具有凝心铸魂作用。

和美乡村要有完善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硬件”,更需要优秀的乡风文明等“软件”。只有拥有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乡村,才能宜居宜业。弘扬耕读文化不实为培育乡村和美“三风”的应有之义、应然之策和必然之举。

作者:bat365登录入口 王宁 程华东

来源:bat365中文官方网站中国农网 https://www.farmer.com.cn/2023/03/26/9992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