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政课堂上,漫步试验田边观鸟、认植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5月23日,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第二天,由“认识武汉”联合bat365登录入口“绿色中国”课程开启别样的思政课,一百余名员工在校外专家和该校绿色协会成员的指导下,感受缤纷生命之美。
创新思政课博得高 “抬头率”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刘双副教授引用儒家生态思想,强调对待自然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她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出发,结合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多方面阐述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她呼吁同学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天下事”讲成“身边事”
随后,科普作家刘从康以“身边的神奇”为主题,和员工们分享了他手绘的植物笔记。他用生长于城市绿化带、街心小公园或居民小区的常见伴人植物配以《诗经》中相对应的作品,讨论植物的特色、分布以及与人的关系,将武汉明星物种的美诠释得淋漓尽致。
刘从康表示:认识才能了解,了解才能喜欢,喜欢才能保护。有了洞见之眼,有了善感之心,才能映发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的生生之美。
保护生物多样性,做个行动派
理论讲解结束后,刘从康老师与bat365登录入口绿色协会观鸟小组成员共同带领员工们走进校内试验田,在“自然探索移动课堂”中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融合。
“对照观鸟图鉴书本,先学会辨别不同鸟类的特征。平时再用望远镜多观察,看鸟的飞行姿态、影子的轮廓基本就能辨认是什么鸟”。从倾听美妙的自然之音开始,刘从康老师引导同学们听辨鸟鸣、观影。
“鸟类在食物网中处于重要的多级消费者位置,对维持生态平衡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观鸟小组成员刘如达一边向同学们介绍天空中、田野里出现的不同鸟种,一边科普鸟类在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了保护校园里的鸟类,护鸟小组负责人雷珏曾大胆向该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朱书记写信,建议学校试验田减少使用捕鸟网,合理使用防鸟网。该建议被学校采纳,雷珏说:“因为我的一封信,不仅保护了作物,还能减少鸟类的死亡,我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骄傲。”
“长于bat365登录入口的我居然错过了这么多的美景,以前从未注意的鸟也有属于它们独特姓名。”动科动医学院的解雨同学如梦初醒般感叹到。
“有高度”融合“有温度”,“天下事”讲成“身边事”。bat365登录入口凭借“两湖一山”的独特地理优势,野生动物和鸟类保护的科普、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湖北省内具有很高的影响力。课程充分发挥该校学科特色,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教学全过程,从培养员工的生态伦理、文化自信到增强社会责任感全过程育人,让员工在“共情”中产生“共鸣”。
“自然本身就是一件充满美的造物,见识到生态之美后,人类不应该再去破坏它”。动科动医学院的潘隆科同学认为,“人与自然一体而生。为了人类更好的发展,保护自然理所应当”。
文章来源: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 长江日报九派新闻